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瘫痪、脑瘫。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内,由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而受到损害或损伤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还常常并发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表现。病变常损伤锥体束和锥体外系。该病与脑缺氧、感染、外伤和出血有直接关系,如妊娠早期患风疹、带状疱疹或弓形虫病,妊娠中、晚期的严重感染、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理性难产等可致新生儿脑性瘫痪。
病因及病理
1.病因: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
(1)出生前病因:如妊娠早期病毒感染、妊娠毒血症和放射线照射等;
(2)围产期病因:早产是重要的确定病因,以及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堵塞、胎粪吸入等导致胎儿脑缺氧,难产或过期妊娠婴儿产程过长,产钳损伤和颅内出血及核黄疸等;
(3)出生后病因;如各种感染、外伤、中毒、颅内出血和严重窒息等。
2.病理:本病主要有两类特殊病理损害。
其一是出血性,如室管膜下出血或脑室内出血,多见于未成熟儿(妊娠不足32周),可能因此期脑血管较脆弱,血管神经发育不完善,脑血流调节能力较差所致;
其二为缺血性,如脑白质软化、皮质萎缩或萎缩性脑叶硬化等,多见于缺氧窒息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