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轻度抽动障碍的患儿,主要是心理疏导,密切观察;中重度抽动障碍患儿的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有的家长认为治疗抽动症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还可能使孩子变得迟钝,抽动症本身反而不会使孩子变笨。既然如此,与其让孩子承受这样的不良作用,还不如让他抽动好了。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是一种利弊权衡的过程,家长的犹豫不无道理。

目前,因抽动症病因并不清楚,但治疗方法还是比较成熟的。常用的药物包括硫必利、舒必利、阿立哌唑、可乐定、氟哌啶醇等。有些药的不良反应也有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思睡等。但这些不良反应,并非不能解决的。

一般用药时从最低起始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而且不同年龄及体重的孩子起始剂量也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中途出现不良反应,则暂停加药,等症状减轻时再加,以症状得到控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为准。
若不治疗,症状频繁出现,孩子形象受损,会因此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和自信心、自尊心,形成孤僻、冷漠、怯懦的性格。此外,由于患儿行为与性格的异常,使患儿与环境的交往和实践的机会减少,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社会退缩,严重影响患儿的成长。